Ryzen真的能拯救已经颓废多年的AMD笔记本平台么?
如果HBM2只是被用来当做Intel一样的片外缓存使用,对Raven Ridge来说,可能就显得看上去正常一些,不过HBM2本身节省显存/内存晶体管带来的功耗发热优势也会降低。HBM2 目前成本和良率还难以控制,不管怎么总结下来,HBM2 使用的概率不会太高。Raven Ridge如果采用纯DDR4 双通道控制器,那么他将更加接近桌面R5 四核处理器,独特性就不会那么大,只是额外的带有了一颗隶属于Vega新架构家族的小核心GPU而已。 ![]() Vega 10桌面版毫无疑问是个高端大核心 Vega GPU早在两年前Fiji架构问世前就已经 登上了AMD的路线图,他的架构方面到底有多大改进,我们本季度就能揭晓。不过,综合目前已经披露的各路消息来看,Vega并不像是一个架构效率暴涨的革新者,更像是为了适应扩大运算单元规模主动调整自身内部资源调配体系的深度改良产品。在去年Ploaris 架构发布之前,大家曾对其同频、同规格性能提升幅度寄予厚望,实际结果表明这种期望还是有些脱离实际。综合目前的消息,旗舰级数千SP单元,几十组CU的Vega 旗舰,是不是一定要双芯水冷组合才能对抗GTX1080Ti还很难说。出于Vega实力的不确定性,Raven Ridge集成的704SP Vega GPU性能也不好估计。根据其核心频率约为800MHz判断,他的理论性能最乐观可以估算为R7 Graphics 性能的二到二点五倍(提升百分之一百到一百五十),接近桌面HD7770 或者R7 250X 的水平。在去年冬天的报道中,有媒体表示Raven Ridge的桌面版和移动版搭载的GPU规模有所区别,据称最高配拥有和桌面完整版Polaris 11 RX460一样的1024SP,我们不排除这个消息可能部分真实,也不排除这种型号的APU登陆笔记本的可能性。 Raven Ridge 的CPU部分相信大家都能了解,因为桌面端频率类似的R5 1400等产品已经披露的差不多了,四核心八线程的Raven Ridge 频率如果能维持目前泄露的3.3GHz水平,在大部分项目中都与笔记本标准电压i7 四核HQ系列可堪一战,大概介于同频的i7 4710MQ到i7 6700HQ之间,部分网游中可能与Intel产品有所差距,但整体性能会是碾压目前标准电压i5 HQ的存在。 ![]() 没有超线程的四核i5 7600K 需要5.2GHz以上才能冲击C15 850分 功耗应该超过200瓦 有消息指出,Intel将会把六核心的Coffee lake 14马甲处理器放到笔记本平台上,甚至于低电压的四核产品也会推出。鉴于新的内核架构遥遥无期,Intel目前的单线程性能在年内基本不可能获得大幅度的同频提升。在同频性能较AMD优势不够明显时Intel很可能在移动平台上复制桌面Kabylake狂飙频率的做法来获得名义“性能优势”,不过移动平台的功耗掣肘,这招代价会非常巨大。 ![]() i7 7820HK/i7 7700K 实现C15 分数950 也需要百十来瓦功耗 4.5GHz频率才行 ![]() i7 6700K 的电压、频率、功耗变化 四核高频代价很大(来自海盗船官网) Ryzen架构的电压/频率曲线斜率在2.7GHz和3.2GHz附近分别有两个拐点,根据外媒分析,2.7GHz八核心的Ryzen 可以在30瓦功耗下实现Cinebench R15 850分的性能,那几乎是目前Intel四核旗舰i7 7820HK 超4.1GHz的成绩。AMD会不会为Raven Ridge提供六核或者八核规格,让渡出一点点单线程频率,目前还有一定的遐想空间。在3A大作已经普及的今天,2.7到3.0GHz的主频已经完全可以满足绝大多数任务需要,这种猜度有相当的合理性。 ![]() Anandtech 给出R7 1800X 不同功耗下的C15曲线分数 850分仅需30W 950分约35瓦 说完性能,Raven Ridge 最神秘的的还是功耗水平。目前已经普及的第七代APU Bristol Ridge功耗控制水平其实已经不错,其稳定满载频率殊不弱于标称值,也不低于桌面同核心产品。AMD 目前已经不再是火炉CPU的象征,如果说桌面端R7 1800X、R7 1700X功耗明显低于i7 6900K是占了Broadwell 内置Fivr模块效率以及PCI-E内存控制器晶体管的便宜,那么桌面端R5 1500X、1600X 与Intel 桌面i7 6700K7700K近似的功耗则说明至少在目前可以飙升电压的桌面环境下,AMD满载能耗比一点不比Intel差。 ![]() AMD采用的格罗方德工艺多少还是限制了功耗进一步优化 Intel多年来在低电压乃至整个笔记本领域积累的低功耗节能技术,或者在同Raven Ridge性能的战斗中对未必有什么用处,但待机续航方面还是更让人看好。谨以本站比较乐观的估计,将来也许会出现Intel平台笔记本满负荷续航水平更差,但综合待机时间更长的情况,我们将来等产品到了再行验证。由于资料所限,我们目前仅仅能够相对合理的估计双方四核标准电压产品的情况,在轻薄本领域AMD的平台基础向来比较差,很难让人报以续航方面的信心,也是事实。 七代APU惨烈黎明之前 (编辑:达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